我當時的回答是:「每天早晨起床,我需要確認自己是不是還活著,我覺得我很缺乏自信。」
同學和老師說我的行為只是需要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而已,但對我個人,「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」正是自信的前提,換句話說,對我而言:
「自信源於自知。」
並不是我從事了什麼而需要別人的肯定,對我而言那最多就是缺乏一些「他信」而已,既然是自信,那就必須是來源於自我吧?
他人肯定的對於自信這件事情從來都不是最主要的東西,真的。
的確別人的評價會動搖自己的想法,但也是「想法」被動搖,才產生不自信,不過我覺得也要看這個想法種在哪一片土地上。
如果種在自己家,理論上別人就砍不到樹,種在別人家,就是別人愛怎麼樣就怎麼樣了,所以我覺得只有種在自己家的那棵樹才能算是自信。
因而有時候人們說的缺乏自信,其實是他的家裡根本就沒有種樹,他把樹種到別人家,每天給鄰居澆水還覺得那是自己家的樹,卻還是擔心鄰居哪天要砍樹。
我覺得是對自信根本意義上的理解錯誤導致的。
種在自己家的樹長得好不好才是缺乏不缺乏自信。
這才是我前述觀點「自信源於自知」,其實這部分沒有什麼好說的,「明白自己在做什麼」就是自知,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基於什麼原因、什麼動機,是出於情緒還是理智,是出於自願或非自願?做出來的對於自己滿意與否?
實際上自信跟做的好不好沒有關係,做的很爛還是可以很有自信的 。 (謝謝,我就爛)
自信也可以說是信仰自己,雖然有點偏題,但說說那些我接觸過的宗教信徒們,他們自然信仰的不是自己,而是別的……不管是什麼,但是「信仰」帶給他們一些神奇的功效。
比方說,呃……現在的苦難只是神要給他們準備更大的禮物,所以只要信仰神,祂是不會為你帶來不好的事情的。諸如此類的想法,讓他們有時候顯得有點可怕(失禮),但又是確實的,他們相信有些事情久只是一時的。
自信也是一樣,擁有自信的意味是,知道自己做的這些,無論好壞,最終有一個方向。(以信徒來說可能就是更接近神之類的吧)
而這種底氣,我沒有。(突然來了奇怪的結論)
所以我需要一遍遍的從每一件事情確認起:早上起床確認還活著不在夢裡、確認有刷牙洗臉、確認東西是否收拾好……等等。
我依靠確認這件事情來產生自己做的決定是可信的,是跟別人依靠其他人的評價來決定自己做的對不對很像,但再重複一遍:仰賴他人評價叫他信。
自信,標準最不濟如我,也應該是將確認、得出評價這件事情歸於自己的,亦即對於不自信的人來說:自信源於自知。
其實慢慢的也遇到一些人,他們對事情的看法不一定有什麼想法,但是能讓人感覺到他們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沒有什麼九彎十八拐的想法,很單純而有力。
我很羨慕。
不過上面的那些東西,大概是我現階段,缺乏自信的狀態下,能夠提出給自信的最好答卷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