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3月9日 星期四

讀書心得|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

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

 作者用給成人的寓言故事,講述一個情緒上需要協助的角色,在心理諮商師的幫助下,從沒有覺察到自己受到原生家庭及生活環境的朋友影響,開始意識到自己怎麼因其他人產生影響,又如何找到自己,不讓別人對自己的影響往負面的方向前進。最終情緒上不再是無能為力的小孩,而是成為能夠照顧自己,擁有比較健康的動態平衡心理的成人。

這本書可以讓人知道:
  1. 心理狀態是變動的,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,彼此性格表現的成因不同
  2. 通過認識自我,可以從自己身上改變能改變的,而不去怨天尤人
  3. 讓人通過故事了解諮商的方式,減少因未知產生的恐懼和害怕
最重要的一點,也是這本書如何開啟蛤蟆先生諮商與成長之旅的一點:「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,諮商師和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。也就是說,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朋友們才想諮商的時候,我們才能真正合作。」(第三章)

我覺得這本書,從單純看故事的觀點來看,有時候偶爾會有點生硬,因為要結合故事和心理諮商的內容,但其實讀起來滿快樂輕鬆的,用動物的寓言讓這樣的故事很無害,不太有指涉到真人的感受,動物之間彼此的關愛和作者讓蛤蟆先生接受心理諮商的過程,讓閱讀這本書的感受就像漫步在森林一條經常被人們走著的小徑,林間的景致迷人,卻不會迷失腳下的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遠處的黑色有一盞燈。 耳機裡頭的音樂在急行至高潮後迎來了了掌聲。 平時漆黑著的屋子此刻燈火通明,巨物在其中沉睡著,但意識清醒。 它癱瘓著的身軀裡沒有自以為是的寄生蟲,它的同類活著,但全身都已千瘡百孔地盤踞了各型各貌的遺聲。 黑色的懼怕光亮的,光亮的驚慌黑色的。 我學會你的眼睛、鼻...